人大女王金融硕士创办人王炜博士:“反向留学”为海归搭建软着陆平台
近日,王炜博士接受了《留学生》杂志的采访,表达了人大女王金融硕士创办的初衷,阐述了目前发展状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此同时多层次的展示了人大女王金融硕士的特点。
以下内容为全文转载。
人物简介:
王炜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主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企业重组、破产、困境投资和公司治理,撰写多套哈佛商学院金融案例。有丰富的股票与期货交易和金融风险管理操作经验,观点被《华尔街日报》、《道琼斯通讯社》、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核心提示:
王炜提出一个“反向留学”的概念:如何把外国学生吸引到中国来,或者鼓励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国读书、就业,是人大-女王金融项目的发轫和特色。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自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项目(下称“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签约以来,王炜承担起创办人、管理者、授课老师三个不同角色。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潮头,希望自己的尝试能对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有所裨益。
合作的种子,30年前已种下
作为人大-女王金融项目的创办人,王炜说,这个项目的诞生是中国和加拿大加强合作大背景下双方高校的一次诚意之作,也是人民大学和女王大学不断探索教育合作交流方式的一次尝试。
大约30年前,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David Saunders在人大做访问教授,人大严谨踏实的学风和氛围给他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进入新世纪后,双方都打算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寻求突破,于是一拍即合。
2013年8月,人大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和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级金融硕士学位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领域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4年10月,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访华。约翰斯顿是加拿大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中加教育合作十分重视。在国事访问之余,10月18日,在总督的见证下,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并正式启动。
“信任,在项目创建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项目申报前,发生在女王大学校长办公室的一幕让王炜印象深刻:
2013年3月,在距离递交项目申请表只剩两天时间的紧张时刻,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拿着一份近二十页的申请表匆匆来到校长办公室,他希望得到校长的签字获准以便项目推进进入下一步。看着人大方面提供的中文版申请表,校长问:谁能看得懂?院长答道:只有王炜教授能看懂。校长再问:你相信他吗?院长说:相信。校长说:那我也相信……于是这份合作办学申请书带着“信任”的墨香,顺利在截止日期之前递交到了中国教育部。
在王炜看来,合同只是一纸文书,有了信任,所有的事情才可以取得良性发展。
反向留学,让学生接一接地气
浩荡东方潮,波澜壮阔。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留学市场也用两种相对而生的潮流,记录着行业发展的脉络。这两股潮流一是出国潮,一是归国潮。王炜和他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脉动,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开拓性地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王炜说,他发现留学生归国初期,对中国的很多事情需要重新了解。“我们来帮助归国留学生接一接地气,帮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
王炜提出一个概念,即“反向留学”。他说,如何把外国学生吸引到中国来,或者鼓励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国读书、就业,是人大-女王金融项目的发轫和特色。该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惟一倡导“反向留学”的项目。
于是,根据留学市场的发展动向和现实需求,项目设置了两个生源背景大不相同的班级——国际班和行业高管班。顾名思义,国际班,就是“反向留学”的落地和具体实践;行业高管班则是国内金融精英的汇聚。
“国际班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动。未来回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这个项目要为留学生回家、回国就业架一道桥梁,提供一个软着陆的平台。”王炜告诉记者。
国际班“很有意思”,有着多元文化,像一个国际化大家庭,还出了几对情侣。据介绍,国际班学生中,大约三分之二是中国籍,三分之一是加拿大籍,这其中也包括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华裔。这些年龄在22-30岁的学生,成长过程不尽相同,思维差别很大。换句话说,这个班级把多元文化融合到了一起。
国际班的招生一般在加拿大进行。王炜介绍说,项目招生老师会到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华人比较多的城市,开展一对一的咨询会,回答学生及家长“中国怎么样?校园环境如何?”等问题。一旦化解了种种疑惑和顾虑,对方就会对项目产生很大的信心。
不过,不是解答疑问就万事大吉,王炜话锋一转说道,从收到申请的第一天开始,招生办公室要持续跟进,提供各种信息,让申请人增进对项目的了解。这样做的益处是,即使这个学生最终没有选择来中国学习,他也可能将项目推荐给其他人,所以招生的过程,也是项目推广的过程。
王炜坦言,如何让更多外国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仍需付出更多努力。项目曾录取了一名加拿大学生,万事俱备,只欠启程,最后一刻父母却说“中国太乱,不要去了”,这些对中国的不了解和误解,需要进一步消除。
在国内留学,对师生同样都是挑战
行业高管班的特色在于,学生们通过一年学习,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女王大学颁发的金融硕士学位证书,这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王炜说,行业高管班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这些在国内从事金融行业的中高层职员虽然没有走出国门,但同样能学到前沿的金融知识,相当于“在国内留学”。
学生的挑战从报名面试开始。招生委员会要评估学生是否有足够时间可以投入到学习上。“我们不希望学生成绩不及格。学生要取得雇主的理解,获取自由度,确保学习的一年内工作不会太忙。”王炜解释道。
在学生管理和学术管理上,学生迟到两次将被警告,任何一门课缺席25%,直接视为不及格。在确保10门功课都顺利通过的基础上,平均成绩达到B﹣,即至少70分才能获得学位。因此,“除了自己努力,谁也不能保证学生能顺利毕业,去年就有两名学生因挂科未能按时毕业。”
为了做到不迟到不缺课,不同的故事在学生们身上上演。有同学曾穿着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出现在教室;有同学为了按时上课,推迟了一项约两亿美元的谈判,仅改签团队机票就损失了20万元。然而,这些并不是重点,一次学习分享会上,有同学总结经验道,上课听讲做好笔记,才有可能在凌晨之前做好作业,并在第二天上课时跟上老师的进度。
王炜讲授的课程是投资银行。就在采访前,他刚刚结束了两天的课程,课程涉及企业资本结构、估值定价、上市三部分内容,为此他准备了300张PPT。每天讲授7个小时,甚至课前一个小时他还在查阅资料进行完善。王炜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上课也是对老师的考核,一定不能小瞧第一堂课的头一个小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实际上是相互测探水平的过程。每次课都要准备充足。老师教授20%的内容,需要掌握100%的知识。
教育行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的授课老师由王炜和人大合作方共同选定。项目教授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加拿大,相当于把中国和北美的金融实践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对这两个比较大的金融市场有全面了解。
从5年前项目创办首届的17名学生,到现在110名学生,再扩展到每年咨询者的数量达到数千,项目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形容。即便如此,王炜仍然坚守着办项目的初衷。他说,教育行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我们的做法是,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把学费再投资给学生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带来一些课堂外的知识,这也是项目的特别之处。
当记者提出谈谈该金融项目的价值和意义时,王炜采用了一个看似有些矛盾的说法。他说,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贡献“很大也很小”。一方面,2016年到2018年,中国很多笔海外并购都夭折了,对企业来说是损失,对中国的财富积累也造成负面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高管金融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通过行业高管班的学习,学生在金融操作方面获得很多启示和指导,这是“作用大”的表现。另一方面,受限于招生人数,行业高管班目前每年只能培养70人,而不是7000个人,这是“作用小”而又期待多培养人才的急切思虑。
如今,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16年历史,教育部对合作办学实行动态管理,去年就关闭了200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支持优质项目,叫停劣质项目,这样严谨和严肃的态度,对教育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导向意义。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短,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多引进一些国外的优势项目,”王炜还建议,“对中国需要的项目,政策上的扶持同样十分必要。”
在王炜的计划里,未来要把这个项目发展为国内教育市场值得信赖的品牌。希望提起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联想到的是质量的保证。国际班要更加多元化,韩国、日本、加拿大的学生,如果打算来中国学习以英文授课的金融课程,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将是一个不二选择。办好项目需要哪些前提呢?王炜说,这要围绕师生来进行。老师要顶尖,学生学术水平要优秀。而他,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在王炜看来,老师满意,是因为学生水平高,学生满意,是因为老师水平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是不是可以设立一个最佳中外合作办学奖呢?这样能够增加项目发展的动力,还可以把高水平学生吸引到优质的项目里。
现阶段,王炜花在项目管理和授课上的时间大约是20%-25%,其余则用来做研究。采访王炜两周前,他和美国研究企业重组破产的顶级专家Edward Altman、Edith Hotchkiss合作完成的新书《公司财务困境、破产和重组(第四版)》(英文版)刚刚在美国面市,这本历时两年准备的书籍,面向的读者是华尔街的投资人或是有志于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士。今年41岁的王炜是三位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个。该书的中文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虽然我现在每年在中国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和中国的联系越来越多。而且,我认为,这种联系会越来越紧密。”王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