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当前位置是: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错过了2023考研,你还要错过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项目最后一次面试吗?

时间:2023-03-30     点击:   【打印此页】  【关闭

 
2023全国考研人数为474万人,这意味着会有400万考生落榜,数字确实比较震撼,那么此时此刻在考研分数线出炉后,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考生呢?无论你属于哪种在这里你还要知道的是1年学制免统考双证的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项目4月12日即将安排2023级的最后一次面试,看看下面哪种类型的你更适合这个项目吧!

说到考研出分后的考生类型,无外乎有以下三种,看看哪种是你:

1、学霸在线,高分登顶,坐等复试
得知分数线很高的同学,无特殊情况一般都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用心准备复试就完全OK,不用有任何担心。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复试是笔试+面试的环节,笔试主要是专业课,分值占比很高。面试包括综合素质(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自我认知,一般为自我介绍)、能力测试(专业知识的相关问题)以及口语(英文的自我介绍以及英文问答)。复试中大家常常会忽略的是着装,已经稳操胜券,如果因为这个细节出问题那么就太不值得了,所以穿着大方得体,表达谦恭有礼即可。

2、在录取线的边缘徘徊,准备调剂
在录取线的边缘指的是初试过国家线,但是未过一志愿的复试分数线;或者是分数处于复试线边缘,再就是复试分数线过了,但是在复试当中被刷的学生。此类学生都需要进入到调剂的范畴当中。那么就需要知道结果的同学们了解所报专业往年有哪些院校可提供调剂,进一步了解调剂的的流程与规则,最忙的时刻就在此时。

3、未达到国家线,该何去何从
沮丧、懊悔、愤怒等等,很多未达线的同学内心的动荡是极其复杂的,甚至还有人选择自暴自弃。可以理解,但是这仅仅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考试而已,你的选择不应该仅限于此!考研失利不代表我们没有能力,内外界干扰因素有很多,都可能导致我们失利。知道结果后如果我们考量自己后对于考试如果真的不适合我们,那么也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寻找方向。例如免统考双证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如下)。

【项目名称】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
【专业】:金融学
【学制】:1年  
【班型】:行业高管班+国际青年班
【毕业证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申请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金融或财会类相关工作满7年以上工作经验。
【推荐原因】:中文面试、外教授课配翻译,无需写论文,无需答辩 ,无英语要求。


人大女王金融硕士校友说

赵雨宽:令我感受深刻的是,每一位老师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能够透彻的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夯实我们的金融理论基础,还注重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工具和思维方法,融会贯通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在王炜教授的《投资银行》、胡波教授的《另类投资》、Tom 教授的《公司金融和财务报表分析》、张宁教授的《高级财务模型》等多门课程中,老师通过带领大家分析经典的哈佛商学院金融案例(其中不乏史密斯商学院教授亲自撰写并收录于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或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新趋势、新现象,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予我们更大的独立思考空间,老师们并不强调同学们的分析结果是否与案例答案相一致,甚至不设置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式地让同学们尝试用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维,培养我们全面分析、深入思考的能力。


邵润阳:入学前,十分担心毕业几年,回到学习状态有难度。但是到了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各届校友,那种共同目标带来的真实感、良师益友的相互助力、浓厚的学习氛围,自有催人争分夺秒,努力奋进的紧迫感。
在这里,你总能发现更聪明、更勤奋、自制力更强的人,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大家各有所长,互相砥砺。在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脚踏实地的风气浸润下,我越来越多地侧重关注自己获得了什么、精进了什么、思维打开了多少、视野拓展了多少。
学会向内管理,自动强化自我时间管理意识,用一切琐碎的时间去思考、去探讨、去提升,只为了给自己交一份完美答卷。
在这里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每一次的交流与探讨都让我能了解到更多行业现状和那些非本行业无法获取的信息,每位同学都以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对行业的独特见解,交流碰撞,火花四溢,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有助于在未来的投资工作中学以致用。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心态不同,看到事物的成像也会发生巨大的差异。考研失利不代表什么,但是2023错过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那么终将再等一年,4月12日你抓得住吗?

上一篇:公益 | 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校友为公益电影《梦想森林》点赞

下一篇:融贯中外 | 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春季新学期第一场学术与业界主题分享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