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教授访谈
中国企业重组国际论坛(CCRIF)于近期对本次论坛的学术协办方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教授进行访谈。汪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新冠病毒疫情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下一轮经济增长的聚焦点和企业重组市场的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预判。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主任,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伦敦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2005年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研究领域:资产定价、公司治理、金融衍生工具,在国内外高水平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社会兼职:中国投资学专业建设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中国银行独立董事兼风险政策委员会主席等。
CCRIF: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与我们分享。首先可否以您的角度为我们分析近期因疫情对中国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衰退之时,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汪昌云:首先感谢王炜教授为筹办“中国企业重组国际论坛(CCRIF)2020”所付出的努力。
2020年初,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从短期看,疫情的爆发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即刻停顿,企业生产、贸易、投资活动中断,房地产等市场交易活动暂停,资本市场价格大幅调整。在中国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自2020年3月份以来,全国复工复产有序开展,至5月底,企业复工复产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即便如此,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产业如餐饮、旅游、航空等行业的恢复尚需时日。股票市场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逐步复苏,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已收回失地,并在近期超出了疫情爆发前的指数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是一个国际性共识。国际金融机构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疫情在美国和几个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衰退的程度可能超出预期。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将面临三个主要挑战:
1)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中的出口和投资均已表现出难以持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受到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制约,增速空间十分有限。中国经济增长急需转变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以科技创新推动+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
2)近两年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贸易以及跨境投资活动急剧下降。中美经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由贸易摩擦转变为全方位竞争关系。这些为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战略带来挑战。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为经济开放的红利以及由开放倒逼或引导改革产生的红利。一个大型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一个和谐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3)美日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去中国化”战略带来的经济技术脱钩风险。尽管中国的供应链比较齐全,基于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分工对多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中国需要高度警惕并避免中国同全球经济技术尤其是发达国家“脱钩”。脱钩后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极有可能形成“一个世界,两个市场,两种制度”,中国分享全球化分工带来的价值受到很大约束,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将十分显著。
CCRIF: 您认为疫情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将会有怎样的一个调整?而疫情带来的契机又有哪些?下一轮经济增长的聚焦板块儿在哪里?
汪昌云: 疫情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是长期的。首先,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供应链安全,这种供应链布局的调整必将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长远影响;其次,部分传统产业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如餐饮、旅游、航空等,但同时也催生和促进了某些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如云娱乐、云直播、在线教育、线上会议等;再次,疫情也为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除了重视现代公共服务业尤其是健康医疗服务业,重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外,将更加聚焦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CRIF: 中国很多企业负债较重,而疫情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现金流的缩减,他们的杠杆率继续上升。您觉得这是否会加剧经济学里的所谓的“债务负担”(Debt Overhang)问题,而减缓实体经济的复苏?
汪昌云:疫情爆发前中国经济的宏观杠杆率就已经很高,尤其公司部门债务负担很重。2019年初,中国非金融公司部门杠杆率高达170%,远高于美国的水平。从宏观层面看,现在每年还本付息总额约占GDP的20%。即便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增速两倍于GDP增速,但新增贷款尚不足以用来还本付息,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部分的90%以上要用于还本付息。从微观看,企业负债率太高,每年利润中绝大部分用于还本付息,基本丧失新增投资的能力。因此,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杠杆率制约了公司部门的投资能力。疫情冲击下,商业银行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续命输血,加之不少企业现金流大幅下降,杠杆率短期内将继续攀升。在疫情冲击下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渠道给予企业的救助是十分必要的。从长期看,解决中国高杠杆率问题需要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转型。
CCRIF: 您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加速企业重组的进程?特别是应该对僵尸企业进行清洗?您认为过多僵尸企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汪昌云:我认为疫情的冲击为企业重组和行业整合提供了一个契机。监管疫情对经济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但对境内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影响相对较小。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内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的交易单数和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相比约下降了5%。中国跨境并购交易则受到较大的影响,交易金额同比下降了26%。
大量的僵尸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包括:1)占用大量土地、资金、能源、劳动力等社会资源,降低社会资源利用效率;2)扰乱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3)僵尸企业不具备偿贷能力,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增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需要加大力度实施对僵尸企业的并购重组取得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支持。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去产能和“僵尸企业”债务重组政策,对债务处置过程中形成的损失做到应核尽核及时核销,并落实尽职免责。同时,加大对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供发放并购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并购票据和引入并购基金。
CCRIF: 说到企业重组,您对这次计划举办的中国企业重组国际论坛有什么期望吗?
汪昌云: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股票市场,初步建立起了包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举办并购重组国际论坛定会推动中国公司并购重组的学术研究、并购实务和相关金融监管领域的交流,相信本论坛会对中国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遭遇很大阻力和困难,需要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凝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研讨中国公司国际投资与并购问题,促进跨境投资与并购业务的发展。希望这也将成为并购重组国际论坛的目标之一。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希望中国企业重组国际论坛办成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
CCRIF: 作为汉青学院的院长,您是否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学院学位项目?今年毕业生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您对今年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员有什么寄语?
汪昌云:汉青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其经济学、金融学优势学科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目前学院开设的教学项目包括金融学/经济学学术型硕士、金融专硕、金融学/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经济学同等学历,以及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合作开办的金融硕士等。汉青研究院的学术型硕士久负盛名,多数学生毕业后留院或赴欧美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已经培养出一批年轻学术精英,在剑桥大学、马里兰大学、港中文等一流名校担任教职。金融学专业硕士历年来实现100%就业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已经形成汉青品牌。
我们刚刚送走2020届毕业生。这届毕业生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毕业季,没有学位授予仪式,没有现场毕业典礼,更没有机会与同学们当面道别。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严峻的就业市场,我们依然实现100%就业率,在全校各学院中名列榜首,而且金融专硕学生保持在人均三个或以上offer的传统记录。今年没能当面送别我们的2020届毕业生,我希望借此机会祝福每一位2020届汉青研究院毕业生以及每一位即将毕业的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学员前程似锦,工作顺利,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