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务院传来重磅消息!下半年货币、财政政策已定调 他们将受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

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1.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2.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
3. 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4. 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
会议认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
1. 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外商再投资鼓励政策,加快已签约外资项目落地。
2. 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3. 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会议通过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环保优先,并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机构解读下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海通证券表示,此次稳投资与之前有很大区别。综合来看,目前政策出现微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松,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
华泰证券表示,下半年的关键点在于通过相关政策刺激扩大内需,将经济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产生系统性风险。会议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未来将受益基建相关行业,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触底反弹。
申万宏源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也需要财政宽松予以配合。上半年财政支出偏慢,下半年积极财政仍有空间。
中信证券表示,前期信用风险对股市的压制随着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和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得到一定缓释,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过程中需要基建或房地产等领域承接信用扩张,建筑、钢铁等周期行业受益最为领先和明显,螺纹钢等黑色大宗商品上涨动能较为充沛。
国信证券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有望更为积极。板块上我们建议积极关注金融、地产、建筑等此前因外部融资需求大而受压制较多的超跌板块,以及钢铁、煤炭等周期性板块。
文字来源:中国政府网、央视财经
图片来源:网络
人大女王金融硕士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对版权有异议,请后台联系,议定合作或删除。